时间:2022-12-07 12:51:54 | 浏览:29
说到嫦娥,首先要讲她的丈夫后羿。相传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神弓,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一个太阳,使温度适宜。后羿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颗灵药,据说,如果二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如果一人独食即可升天成仙。
后羿既舍不得抛下心爱的妻子嫦娥自己一个人上天,也不愿妻子嫦娥一个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间。所以他把灵药带回家后就搁起来。从嫦娥如何对待灵药开始, 直到奔月,主要有两个版本。
一是嫦娥偷吃灵药升月变成蛤蟆,在月宫中捣药,日子寂寞清苦。所以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二是被坏人逢蒙所逼,为救丈夫,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李白在《把酒问月》里就好心地问:“嫦娥孤栖与谁邻?”北宋晏殊说,“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一直到毛泽东都在说“寂寞嫦娥舒广袖”(《蝶恋花 答李淑一》)。
还有一个“吴刚伐桂”的传说:月亮里有一棵桂花树,桂花树下有一个吴刚,因他在学仙时有过失,被罚到月亮上来砍桂花树,什么时候把桂树砍倒了,罚期就满了。吴刚在使劲砍,砍一下这树受一点伤,但马上就愈合了,随砍随愈合,任凭吴刚怎么砍,桂树总也砍不倒,从而显现出这棵月桂的仙气,月亮也因此有了“桂宫”、“桂魄”的别名,“蟾宫折桂”也由此而出。
桂花在中秋流丹溢香,堪称中秋节的节花。毛泽东的词提到的“吴刚捧出桂花酒”,也是中秋名饮。吴刚伐桂之无尽期,显现出时光之悠远无尽,也衬托出嫦娥之悠远无尽。孤男寡女,吴刚与美女嫦娥在一起,为何一点男女绯闻都没有呢?
吴刚是个血性男人,修仙出外浪荡了三年,年轻貌美的娘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吴刚三年后回家,自己家里竟然多出了三个孩子来!后来吴刚一调查发现自己的娘子竟然一直和一个叫伯陵的家伙私通。这婚内出轨的事情吴刚怎么能忍得了,当时就勃然大怒,将伯陵打得半死。
没想到伯陵是太阳神炎帝的孙子,于是吴则就被罚上了月宫伐桂。吴刚砍完的桂树皮还要送给美丽的嫦娥 。吴刚兢兢业业地砍树送树皮,嫦娥则默默地捣药,两人无比默契,耿直的吴刚和美丽动人人嫦娥两人相处千年愣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与嫦娥传出绯闻的是天蓬元帅。当时的天蓬也算是个帅哥,他并没有实质性的调戏,只是言语上轻浮了点。其实主要还是嫦娥没看上天蓬。天蓬可就倒霉了。轻点惩罚就是被玉帝骂几句就完了,重一点就是被降职,完全没有到被贬入凡间还投胎在猪身上这种侮辱性的惩罚。那么,天蓬元帅为何被贬投猪胎,成为后来的猪八戒呢?
美貌的嫦娥在天宫中,身后的男人是谁?从对猪八戒的处罚上看,很可能就是玉帝。嫦娥其实是典型贪图享乐的二奶,她是玉皇大帝长期包养的情人。从对天蓬的严肃处理来看,玉帝是不许别人碰嫦娥一下的;玉皇大帝惧内,只好把嫦娥单独养于月宫中;众所周知嫦娥的宠物叫玉兔,和玉皇大帝都有一个“玉”字,又有人考证说这个玉兔其实是“御兔”的谐音,乃是玉帝送给嫦娥的礼物;吴刚和嫦娥没有故事的原因,就是吴刚是玉皇大帝的人,专门在玉皇大帝和嫦娥幽会时在门外伐树报信的。嫦娥名花有主,吴刚当然不敢越雷池半步。
吴则戴帽子,玉帝得实惠!毕竟传说,天上的事与地上的事,同出一辙!(关注微信公众号:NJHFHHH ,在旅行中感触历史)
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又是一年中秋,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优酷联合出品,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中秋奇妙游》月圆夜相邀,将于今日18时30分通过大象新闻客户端、优酷播出,20时20分登陆河南卫视。陈立农、
(西游系列解读第93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今天是中秋放假的最后一天,以前也写过多篇关于月宫的文章。但很多人仍不知道月宫为何也叫蟾宫,嫦娥为何把一只玉兔当宠物,月宫董事长是太阴星君,嫦娥是什么时候取代她上位的。本期,我们再来炒炒这些冷饭。在往
眼看中秋佳节临近,与“月”有关的故事及习俗将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借着这个机会,御史和各位读者来聊一聊关于月宫以及嫦娥的故事。谈起月宫(广寒宫),给人的印象是清幽、冷落的,上面只有嫦娥、玉兔以及那个日日夜夜伐桂的吴刚。其实对于月宫的描述,在不
上海博物馆2022年中秋假期期间(9月10日-9月12日)将照常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每日参观人数限额4000人,所有观众(包括老年人、儿童)必须通过网络实名制预约(点击此处预约)。中秋期间,除常
月宫覃怀张卿筑是个不羁的人士,口无遮拦喜欢说些异语。他曾对人说:“如果能肋生双翅,我就飞上月宫,嫦娥必会在广寒宫外迎接,拉着我手亲热地说:‘哥哥来了!’”说完大笑。他家二里外有个很大的荷花池,池塘边本来有住户,因为涨水搬走,现在被狐占据。狐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中秋佳节,始于北宋,而源于唐代,追到源头,大概要从唐玄宗算起。唐玄宗爱月,大诗人李白也对一轮明月情有独钟,他们不但为明月写下浪漫诗句,还将铜镜造成月亮的形状,分赠宾朋,甚至在铜镜上留下自己探月的身影。他们为何爱月之深,开
与月亮相关的故事或传说不胜枚举,然而网上或书中能找到的信息支离破碎、生硬难解,且说法不一,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版。本文综合各方资料,采纳普遍说法,将这些故事简洁通俗地串联起来,以供暇观。但不作考究和据典,因为这些故事本就是传说和演义,常人无须追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通讯员杨颖 裴少菲 范江欧美 钱孟龙“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圆月留给了古人无限的遐想与情思。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古人喜欢以铜镜比作明月,赏月与赏镜成为古人寄托情感的雅事。中秋前
眼看又要到中秋节了。无论是赏月还是祭月,在这一天里,月亮就是主角。不信,你看,连这一天吃的饼都要冠以“月”名,叫做月饼。说起月亮,总要提起一个美丽的神女,就是嫦娥。嫦娥与月亮的知名度不分伯仲,几乎在某些时候,嫦娥就成了“月宫”的代表,各种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又是一年中秋,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优酷联合出品,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中秋奇妙游》月圆夜相邀,将于9月9日18时30分通过大象新闻客户端、优酷播出,20时20分登陆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