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月宫一号”里面生活咋样?

时间:2022-12-07 12:49:58 | 浏览:259

昨天,12岁的李台霖从北京东城区赶来,10岁的杜卓远从河南济源赶来,目的都是一个——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月宫一号”。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和“月宫365”实验即将完成之际,“月宫一号”科普基地昨天和今天首次向公众开放,两天共开放

昨天,12岁的李台霖从北京东城区赶来,10岁的杜卓远从河南济源赶来,目的都是一个——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月宫一号”。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和“月宫365”实验即将完成之际,“月宫一号”科普基地昨天和今天首次向公众开放,两天共开放16场,预计接待观众近600人。

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此时“月宫365”实验还有不到30天就要完成了。作为世界上首个、密闭程度最高的四生物链环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月宫一号”科普基地预约开放的消息发布后,共收到700多封预约邮件,约3000人次的有效报名。这些预约不仅遍及全国各地,还有的来自海外校友、国外媒体。昨天,上至75岁的北航老校友,下至10岁的小学生,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冒雨赶来参观。

府学胡同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台霖一边盯着二号植物舱里的茄子花、黄瓜和麦苗,一边仔细倾听“月宫一号”首席科学家、北航教授刘红的讲解。面对记者的问询,他笑着承认:“能听懂一半。”同样是小学生的杜卓远和父母前晚坐了一夜火车,特意从河南济源赶来,他的兴趣点主要是黄粉虫。“我之前在新闻里看到过,实验舱里志愿者的蛋白质主要是来自黄粉虫,人怎么能吃虫子呢?我就很奇怪。今天听了讲解,明白一点儿了。”杜卓远的父母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就对太空生活感兴趣,看了不少“月宫一号”的报道。

记者了解到,“月宫365”实验原定于5月10日结束365天的实验,但目前计划延期5天,目的是观察志愿者心理情绪状况。这项实验制造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生物圈,其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为此,八名志愿者在一年的时间里分三班交替进入实验舱,封闭生活365天。(北京青年报)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吉林旅游网蓝山咖啡品鉴网林俊杰歌迷网雅安新闻头条网拉市海旅游攻略攀岩运动网创业板股票指数陀螺山旅游网青海旅游网游乐场资讯网箭牌家居股票龙岩头条新闻网巴马香猪养殖四川旅游网迪奥奢侈品
曼谷旅游网-曼谷自助游用户提供曼谷超全面的目的地指南,包括曼谷旅游攻略、旅游景点大全、必体验榜单、旅游问答、路线行程、住宿信息、特色美食、交通查询、购物推荐、娱乐活动、曼谷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出游、游玩线路,海量曼谷旅游景点图片、泰國曼谷是全球熱門的旅遊城市、不只是亞洲旅客、也是歐美背包客的愛好地。
曼谷旅游网 nanjingyun.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