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2:48:25 | 浏览:16
文/邓海春
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讲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嫦娥是天上的仙子,玉兔可以说是在空寂的广寒宫中陪伴嫦娥的知己。大家关于嫦娥的故事都很熟悉,但关于玉兔的似乎有些陌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关于玉兔来历。
传说有三位变成可怜老人的神仙向狐狸、猴子和兔子乞求一些食物,狐狸和猴子都有食物可给他们,只有兔子什么也没有,最后兔子对神仙说:“你们吃我的肉吧!”,然后毫不犹豫跳入火中,神仙们深受感动,施仙法把兔子复活带到天宫中,后来嫦娥升天后入住月宫,于是嫦娥就与玉兔一起住在月宫了。
还有一种说法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纯白伶俐可爱的女儿,雄兔应玉皇大帝召见,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它来到南天门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便向一位天神了解情况,听完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是同情,但自己力量微薄并不能帮到嫦娥,兔仙就想要是能有人陪伴被关在月宫里寂寞的嫦娥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就立刻飞奔回家,把嫦娥的境遇告诉了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同情嫦娥可又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他们。雄兔说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还有传说玉兔捣药的故事,那么玉兔为什么捣药?又是捣的什么药呢?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浑身洁白如玉兔子,这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食用此药丸可以长生成仙。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可以看到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就以玉兔表示月亮。而在道教中,以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用来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
在道教的传说中玉兔也成了道人们信奉的神仙,汉乐府《董逃行》就有记载:"玉兔捣药",道教掌故之一,玉兔是道教的代表之一。
也有人说玉兔本是后羿,因为嫦娥奔月思念后羿,后羿为了和嫦娥在一起,后来得到仙人的指点,幻化成玉兔上天宫中陪伴嫦娥,但是后羿不能暴露自己身份,所以嫦娥始终不知玉兔就是她日夜思念的后羿!
还有一种说法是后羿和嫦娥本是从天庭派到人间的,但是嫦娥不愿长期过寂寞的人间生活,便偷吃了不死药,奔月后变成丑陋的蟾蜍,回到天庭被玉帝罚每日捣不死药。大家很是疑惑嫦娥既然变成了蟾蜍,怎么又是玉兔呢?这个故事说的玉兔就是嫦娥,玉兔怎么又会是嫦娥呢?据考证:“玉兔”源于“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地称呼“虎”的土语。上古时代,巴楚一带有的民族崇虎。他们不但自称为虎,而且喜欢将山名、地名、水名以“虎”命名,甚至对几乎所有尊崇的神灵都称为虎神,将月神也称为虎神,用其土语说即“於菟”。嫦娥奔月后就成了巴楚崇虎民族心目中的“虎神”了。嫦娥自然也就是“於菟”了。而把“菟”解说成“兔”,是晋代学者王逸注解屈原《天问》时望文生义发生的错误。后人沿用这个错误的解释,便以“兔”代“菟”了。又因“於”同“玉”相近,“於菟”一名也就被后人附会成了“玉兔”。可见,玉兔捣药就是月神嫦娥捣药。
(版权@作家邓海春 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工作联系、约稿:manjusridhc@163.com)
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又是一年中秋,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优酷联合出品,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中秋奇妙游》月圆夜相邀,将于今日18时30分通过大象新闻客户端、优酷播出,20时20分登陆河南卫视。陈立农、
(西游系列解读第93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今天是中秋放假的最后一天,以前也写过多篇关于月宫的文章。但很多人仍不知道月宫为何也叫蟾宫,嫦娥为何把一只玉兔当宠物,月宫董事长是太阴星君,嫦娥是什么时候取代她上位的。本期,我们再来炒炒这些冷饭。在往
眼看中秋佳节临近,与“月”有关的故事及习俗将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借着这个机会,御史和各位读者来聊一聊关于月宫以及嫦娥的故事。谈起月宫(广寒宫),给人的印象是清幽、冷落的,上面只有嫦娥、玉兔以及那个日日夜夜伐桂的吴刚。其实对于月宫的描述,在不
上海博物馆2022年中秋假期期间(9月10日-9月12日)将照常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每日参观人数限额4000人,所有观众(包括老年人、儿童)必须通过网络实名制预约(点击此处预约)。中秋期间,除常
月宫覃怀张卿筑是个不羁的人士,口无遮拦喜欢说些异语。他曾对人说:“如果能肋生双翅,我就飞上月宫,嫦娥必会在广寒宫外迎接,拉着我手亲热地说:‘哥哥来了!’”说完大笑。他家二里外有个很大的荷花池,池塘边本来有住户,因为涨水搬走,现在被狐占据。狐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中秋佳节,始于北宋,而源于唐代,追到源头,大概要从唐玄宗算起。唐玄宗爱月,大诗人李白也对一轮明月情有独钟,他们不但为明月写下浪漫诗句,还将铜镜造成月亮的形状,分赠宾朋,甚至在铜镜上留下自己探月的身影。他们为何爱月之深,开
与月亮相关的故事或传说不胜枚举,然而网上或书中能找到的信息支离破碎、生硬难解,且说法不一,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版。本文综合各方资料,采纳普遍说法,将这些故事简洁通俗地串联起来,以供暇观。但不作考究和据典,因为这些故事本就是传说和演义,常人无须追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通讯员杨颖 裴少菲 范江欧美 钱孟龙“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圆月留给了古人无限的遐想与情思。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古人喜欢以铜镜比作明月,赏月与赏镜成为古人寄托情感的雅事。中秋前
眼看又要到中秋节了。无论是赏月还是祭月,在这一天里,月亮就是主角。不信,你看,连这一天吃的饼都要冠以“月”名,叫做月饼。说起月亮,总要提起一个美丽的神女,就是嫦娥。嫦娥与月亮的知名度不分伯仲,几乎在某些时候,嫦娥就成了“月宫”的代表,各种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又是一年中秋,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优酷联合出品,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中秋奇妙游》月圆夜相邀,将于9月9日18时30分通过大象新闻客户端、优酷播出,20时20分登陆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