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接力密室生存入住“月宫”一整年

时间:2022-12-07 12:43:19 | 浏览:990

5月10日,第一组4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在入舱前宣誓。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昨日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著名的“月宫一号”实验室再次启程,开始名为“月宫365计划”的实验。“月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

5月10日,第一组4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在入舱前宣誓。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新京报讯 (记者沙璐)昨日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著名的“月宫一号”实验室再次启程,开始名为“月宫365计划”的实验。“月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该计划将进行为期365天、多人次、更高闭合度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综合实验。

“月宫365计划”入舱仪式昨日上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据了解,这并不是“月宫一号”第一次投入使用,2014年5月,北航已经成功完成105天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与上一次不同,此次实验时间更长、人数更多。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介绍,本次实验为期365天,舱内实验志愿者共有8名,分为2组,设置3班,全天候封闭进行科研、学习、生活等。

记者了解到,此次“月宫365计划”大科学实验,“月宫一号”实验团队将要验证和探索多项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技术,推动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是完成世界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国领航的重要契机。

“此次实验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调控技术,并研究该生物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刘红表示,实验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基地生存所需的技术,在世界上发挥引领该技术发展的作用。

“月宫365计划”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该类型实验,将为宇航员搭建一个高闭合度的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 揭秘

【面子】

“月宫一号”啥样?

1个综合舱、2个植物舱,总面积160平方米

“月宫一号”即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装置。

“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等载人深空探测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其特点是载人飞行器进入外太空后,可不再需要或很少需要地面物质支持,氧气、水和食物在系统内通过生物技术实现再生,航天员可长期在站内工作和生活,使长期载人航天和行星探测成为可能。

如此“高大上”“高精尖”的设备长啥样?“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综合舱包括居住间、人员交流和工作间、洗漱间、废物处理和昆虫间。每个植物舱分隔为2个植物间,可根据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独立控制环境条件。

“月宫一号”可实现航天员在太空长期生活,是可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

【里子】

志愿者忙什么?

有人种植、做饭,有人管固废、尿液等处理

此次“月宫365”实验将验证和探索多项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技术。实验长达365天,舱内志愿者共8名,分两组,每组两男两女,两博两硕,设置3班。1组值第一班,持续时间60天,2组值第二班,持续时间200天,1组再值第三班,持续时间105天。

首批四位入舱志愿者是刘慧、刘佃磊、胡静斐、高寒。其中,刘慧是舰长,负责统筹舱内所有工作,植物舱II种植、管理,做饭;刘佃磊是副舰长,负责固废处理,尿液等废水处理,秸秆粉碎,小麦脱粒等,黄粉虫和蘑菇的养殖维护;高寒负责植物舱I种植及维护;胡静斐协助高寒完成植物舱I种植和维护,负责舱内物品管理等。

除工作外,据媒体报道,志愿者可打电话可上网,还准备了象棋和动感单车供娱乐健身。

【肚子】

志愿者吃什么?

通过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现自给自足

通过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LSS),载人飞行器进入太空后可不再需要或很少需要地面物质支持。也就是说,志愿者在密闭空间中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2014年首次试验中,团队栽培筛选出5种粮食作物、15种蔬菜作物、1种水果。利用植物不可食生物量(发酵处理秸秆)培养黄粉虫提供部分动物蛋白。

志愿者收获粮食、蔬菜、水果和黄粉虫,在系统中加工并食用,而不可食用生物量与人的粪便及食物残渣等废物,采用生物技术处理制备类土壤基质循环用于植物栽培。

与首次实验相比,此次种植的蔬菜、水果等增至30多个品种,包括茄子、西红柿、蘑菇、草莓等。

曾参与首次实验的志愿者、北航博士生董琛说,“这次温湿度控制系统更加精准,光源设置也更加人性化,闭合度预计高达98%,比3年前高出一个百分点。”

■ 探访

饮食严格计算 肯定不饿肚子

昨日中午,新京报记者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校区南门往里走百余米,便是“月宫一号”。“月宫一号”一层楼高,白色外墙配着蓝色拱形屋顶,入口上方挂有“月宫一号”字样,十分醒目。

从“月宫一号”正门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两个植物舱。舱高3米多,舱内亮着粉色彩灯,两侧整齐摆放着植物。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月宫一号”科研团队队员介绍,植物舱内通过无土栽培,育有各种植物。除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有蔬菜和水果。

植物舱门外贴有封条,舱外有科研团队队员值班,实时监测数据。据正在值班的同学介绍,在这两个植物舱后面还有一个综合舱与之相通。

据了解,该科研团队共有30多名成员,包含刘红等4名教授。昨日,刘慧、高寒等4人作为首批入舱志愿者正式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他们在舱内的饮食都是经过严格计算的,但肯定不会饿肚子。”舱外一科研队员说道。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获悉,目前,第二组志愿者正在做准备工作。新京报记者 潘佳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

相关资讯

碾压密室逃脱、剧本杀,“顶流”露营的轻奢时代

5月4日,游客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搭帐篷享受五一假期美好时光。图/IC 今年五一假期,露营成了户外“顶流”。一顶帐篷、一把折叠椅、一块天幕、一块空地,有了这些,基本就可以张罗起一场说走就走的“露营”。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与露营有关的照片、帖子早

从“月宫”俯瞰人间烟火

羊城晚报记者 王莉又是一年中秋,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优酷联合出品,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中秋奇妙游》月圆夜相邀,将于今日18时30分通过大象新闻客户端、优酷播出,20时20分登陆河南卫视。陈立农、

​嫦娥啥时候取代太阴星君上位,成为月宫真正主人的?

(西游系列解读第93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今天是中秋放假的最后一天,以前也写过多篇关于月宫的文章。但很多人仍不知道月宫为何也叫蟾宫,嫦娥为何把一只玉兔当宠物,月宫董事长是太阴星君,嫦娥是什么时候取代她上位的。本期,我们再来炒炒这些冷饭。在往

月宫本是禁锢嫦娥的,起初只有她一人,为何后来多了玉兔和吴刚?

眼看中秋佳节临近,与“月”有关的故事及习俗将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借着这个机会,御史和各位读者来聊一聊关于月宫以及嫦娥的故事。谈起月宫(广寒宫),给人的印象是清幽、冷落的,上面只有嫦娥、玉兔以及那个日日夜夜伐桂的吴刚。其实对于月宫的描述,在不

上博馆藏|月宫意象,共沐清辉

上海博物馆2022年中秋假期期间(9月10日-9月12日)将照常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9:00-17:00(16:00后停止入场)。每日参观人数限额4000人,所有观众(包括老年人、儿童)必须通过网络实名制预约(点击此处预约)。中秋期间,除常

古代志怪故事:月宫,歌馆

月宫覃怀张卿筑是个不羁的人士,口无遮拦喜欢说些异语。他曾对人说:“如果能肋生双翅,我就飞上月宫,嫦娥必会在广寒宫外迎接,拉着我手亲热地说:‘哥哥来了!’”说完大笑。他家二里外有个很大的荷花池,池塘边本来有住户,因为涨水搬走,现在被狐占据。狐

中秋佳节月如镜:漫游古代铜镜中的月宫仙境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中秋佳节,始于北宋,而源于唐代,追到源头,大概要从唐玄宗算起。唐玄宗爱月,大诗人李白也对一轮明月情有独钟,他们不但为明月写下浪漫诗句,还将铜镜造成月亮的形状,分赠宾朋,甚至在铜镜上留下自己探月的身影。他们为何爱月之深,开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生日礼物网桌球台球运动网空调品牌网NFT艺术品平台大全短视频电商创业网车厘子资讯网燕京啤酒A股票天堂寨旅游攻略防晒霜品牌网高考冲刺攻略网信阳毛尖官网陶瓷文化网本间球杆老黄历官网东京旅游网
曼谷旅游网-曼谷自助游用户提供曼谷超全面的目的地指南,包括曼谷旅游攻略、旅游景点大全、必体验榜单、旅游问答、路线行程、住宿信息、特色美食、交通查询、购物推荐、娱乐活动、曼谷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出游、游玩线路,海量曼谷旅游景点图片、泰國曼谷是全球熱門的旅遊城市、不只是亞洲旅客、也是歐美背包客的愛好地。
曼谷旅游网 nanjingyun.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