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2:31:22 | 浏览:959
唐朝版图
历史上的唐朝,是一个开放、自由、进取、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朝代。
正因为这么一些特点,唐朝的文化是璀璨的,国力是强盛的。
而佛教又是大唐的国教。从普通老百姓,到一国之君皇帝,都十分崇信佛教。
尤其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二人对佛教很是推崇和大力弘扬,佛教更是力压道儒两派,成为当时的“国教”。
唐三藏西天取经,便是对佛教大力弘扬的最好例子。
然而,唐代历史上有位皇帝,他不走大众路线。
他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带领大唐走进鼎盛时代,算是一代明君;
然而他也引发了安史之乱,带着唐朝走上了衰亡的之路,又算是一代昏君;
他就是唐明皇李隆基,在大唐大多数人都崇信佛教的情况下,他却崇信道教,所以庙号玄宗。
说起这位李皇帝,除了他的开元盛世,还有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两件事,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能说明李杨之恋多么火热。今天,在影视剧中,我们都还能看到这么一个情节。
除这两件事之外,唐玄宗夜游月宫之事,大家想必就少有了解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很久以前,大约在开元初年的八月十五中秋夜,圆圆的月色如此皎洁,夜空万里无云。
唐玄宗正在宫中饮酒赏月,可能喝酒之前没东西,一下子酒入喉头,就兴致昂扬起来,有了上月宫一游的打算。
于是他宣召天师叶法善,唱了起来:“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道教天师 叶法善
这位叶法善天师名气非常大。
据《旧唐书》、《新唐书》等记载,叶法善祖籍括州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世代修道,他生于隋炀帝大业年间,羽化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寿元一百零七岁。
唐高宗时,叶天师修道有成,逐渐因道术高明而名动朝野。
从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一直到唐玄宗,都对他十分尊崇。
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他常常在大事发生之前就告知玄宗,提前预防。有人问这算不算是“泄露天机”?小编觉得有一点点,但问题不大。
可见,叶法善得天师之名,靠的是一身精湛的道法修为。
回到正题,话说叶天师听唐玄宗这么一唱,掐指一算,心里瞬间就明白了,皇帝是想到月宫中游览。
叶天师点头应允,说此事易办。
于是把手里的板笏(hù,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往地上一掷, 板笏便化作一条银色长桥,一头在殿前,另一头遥遥直至天上明月。
然后,叶天师就扶着玄宗,漫步桥去,很快下桥便见一处牌楼,匾额上赫然写着“广寒清虚之府”六个大金字。
走进牌楼,庭前是一株巨大无比枝叶茂盛的桂花树,树下无数白衣仙女正乘着鸾鸟翩翩起舞,庭边阶上,还有几个白衣仙女拿着乐器伴奏,她们看到唐玄宗和叶天师二人走进,也依旧视而不见,继续歌舞。
唐玄宗一边惊奇地看着仙女们歌舞,一边听叶天师讲解。原来这些仙女称为素娥,身上白衣叫做霓裳羽衣,所奏之曲为《紫云曲》,唐玄宗精于音律舞蹈,便当场一一默记下这歌舞。
唐王游月图
听罢一曲,两人原路返回,隔天后,玄宗把在月宫中所记曲子和舞蹈传给杨贵妃,并亲自取名为《霓裳羽衣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道祖太上时演奏,成为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
这便是“明皇游月宫,仙音留世间”。
一代道教天师叶法善的高超道术,也随着这些令人称奇的传说故事流传至今,为人称道。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